中华国学中关于读书的名言,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(含释义):

1.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 --《诗序》
译:提出批评意见的人,是没有罪过的。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,有错就改正,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。
2.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 --《孔子家语》
译: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;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。
3.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 --明代谚语
译:一句良善有益的话,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;相反,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,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,即使在六月大暑天,也会让人觉得寒冷。
4.千经万典,孝悌为先。 --《增广贤文》
译: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,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。
5.善恶随人作,祸福自己招, --《增广贤文》
译: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,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。
6.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 --《论语》
译: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,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。
7.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 --《论语》
译: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,不弄虚作假,这才是明智的行为。
8.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 --韩愈
译: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,勤勉进取。太贪玩,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;做人行事,必须谨慎思考,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。任性、马虎、随便只会导致失败。
9.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 --明.朱熹
译:用心思考,用眼仔细看,有口多读,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。
10.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 --《论语》
译: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,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。
11.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 --《荀子.劝学》
译:不把半步、一步积累起来,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,不把细流汇聚起来,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。
12.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 --唐.王之涣《登颧雀楼》
译: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,你就要再上一层楼。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,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。
13.强中自有强中手,莫向人前满自夸。 --《警世通言》
译:尽管你是一个强者,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,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,自己夸耀自己。
14.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 --《礼记.学记》
译:玉石不经过雕琢,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;人不经过学习,就不懂得事理。
15.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 --《劝学》
译: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,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。
16.知不足者好学,耻下问者自满。 --林逋《省心录》
译: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,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。
17.学不可以已。 --《荀子》
译: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。
18.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 --《论语》
译:学过的知识,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,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,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?
19.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 --《论语》
译: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,不断地学习,温习,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,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。
20.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 --唐.杜甫
译:读书读得多,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,像有神助一样。
21.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 --《汉乐府.长歌行》
译:年轻时不努力学习,年老了只能后悔、叹息。
22.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 --《三国志》
译: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,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。
23.学而不化,非学也。 --宋.杨万里
译: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,不能称为学习。
24.好学而不贰。 --《左传》
译: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。
25.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 --.《论语.秦伯》
译: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,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。
26.人而不学,其犹正墙面而立。 --《尚书》
译:人如果不学习,就像面对墙壁站着,什么东西也看不见。
27、知而好问,然后能才。 --《荀子》
译: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。
28、学之广在于不倦,不倦在于固志。 --晋.葛洪
译: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,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。
29.学而不知道,与不学同;知而不能行,与不知同。 --黄睎
译: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,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;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,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。
30.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。 --宋.苏轼
译:广泛阅读,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,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;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,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。
31.差之毫厘,缪以千里。 --宋.陆九渊
译:做任何事情,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,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,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。
32.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 --晋.陶渊明
译: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,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,要珍惜时光啊!)
33、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。 --《左传》
译: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,可表达不适当,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,难以传播千古。
34.人之为学,不可自小,又不可自大。 --顾炎武
译: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,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。
35.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 --《中庸》
译:勤奋好学就接近智,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,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。
中华国学中关于读书的名言,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(含释义)
|